首页

小妮女王免费观看

时间:2025-05-25 20:06:59 作者:非遗走进生活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开展 浏览量:96868

  中新网岳阳5月24日电 (张雪盈 李盈)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4日在湖南岳阳开展,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洞庭湖畔,共话非遗传承新活力,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,打造文旅融合新体验。

5月24日,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湖南岳阳开展。 主办方供图

  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同处长江中游,山水相依、地域相近、人缘相亲、文脉相通,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、荆楚文化的浪漫奇崛、赣鄱文化的兼收并蓄、徽州文化的崇文重商激荡交融,在长江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。

  自2013年在湖北首次举办,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已成功举办七届。各省非遗从“各美其美”走向“美美与共”协同发展,不仅打造了技艺交流的舞台,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机遇,构建了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科技支撑、全民参与”的非遗保护新模式。

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展出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。 张雪盈 摄

  本届联展以“我们的节日 人民的非遗”为主题,聚焦非遗与旅游、非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,集中展示了各省推动非遗整体性保护、多元化发展、数智化升级的新成果。

  融入新国风实景与裸眼3D技术的花鼓戏《新刘海砍樵》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小妮的“新搭档”AI智能画瓷机器人……活动现场,湘剧、赣剧、徽剧非遗表演同台演绎,恩施玉露、千两茶等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“斗茶”,通过线上线下展演、展示、展销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,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

  活动还设置了“非遗好物”超市,将岳阳临湘青砖茶、湘西土家织锦耳环、衡阳衡东茶油腐乳、怀化溆浦蔗糖等湖南特色非遗好物“搬”进现实生活,吸引民众围观采购,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。“原来非遗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,更是触手可及的生活。”前往观展的游客刘心说。

  湖南省是非遗大省,非遗资源丰富、门类齐全。据统计,全省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29162项,入选各级保护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6428个,涵盖传统戏剧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等10大类别。

  活动主办方表示,希望能以本次联展为契机,共促非遗系统性保护、可持续发展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生活,走向年轻人的视野,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未来产业新技术在北京科博会“各显神通”

“该设备在临床研究中的反馈进一步激发了团队的科研探索,为技术服务临床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能,形成了从科学仪器创新研究到生物医学成果转化应用的正向循环。”马腾说。(完)

“中国电饭锅之乡”广东湛江小家电出口逆势增长

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,中国连续7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。稳定的进出口市场份额充分表明,依托产供链配套集成优势和持续创新能力,中国的各类优质产品深受国际市场欢迎。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中国进口也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。

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优化方案出炉

湖北省当阳市王店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张凌云:有了大数据的分析,我们能科学有效开展田间病虫害的防治,飞防次数较同期减少1到2次。

2023年实施汽车召回672.8万辆

“为什么是他们”“我怎样才能像他们一样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觉得,应该尽早让高校学生思考这些问题,让年轻人在实践中体会到前沿科学的魅力。“通过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,鼓励学生更早地进入科学实践、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,在探索实践中,培养他的志趣、能力,建立他的自信,增强他对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”同时,任少波还表示,高校需要主动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,及时将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,把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育人能力。

习言道|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,习近平这样强调

3月25日,湖北省博物馆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,首次公布利用3D打印技术还原的两千多年前秦吏“喜”的复原像。图为两千多年前秦吏“喜”的3D复原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